骨質疏鬆症是一種系統性的骨骼疾病,特徵是骨質密度降低和骨組織結構的退化,導致骨骼變得脆弱,容易發生骨折。
這種病症特別常見於老年人和女性,尤其是在更年期後的婦女中,由於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增加患病風險。
骨質疏鬆通常被稱為「沉默的疾病」,因為它在骨折發生之前往往沒有明顯症狀。
骨質疏鬆的常見症狀:
雖然骨質疏鬆本身通常沒有症狀,但當骨骼變得脆弱而發生骨折時,會引起明顯的症狀。以下是一些與骨質疏鬆相關的症狀和徵兆:
骨質疏鬆的診斷方法:
骨質疏鬆的診斷主要依賴於臨床評估、影像學檢查及骨質密度測量。以下是常見的診斷方法:
骨質疏鬆的風險評估工具:
除了以上的診斷工具外,臨床上也會使用一些評估工具來估算患者未來骨折的風險:
**骨質疏鬆的診斷過程通常涉及臨床風險評估和骨密度測試的綜合考量。
**對於有骨質疏鬆風險的患者,如年長女性、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者、家族有骨折病史者,建議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測,以便及早發現問題並採取預防或治療措施。
這種病症特別常見於老年人和女性,尤其是在更年期後的婦女中,由於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增加患病風險。
骨質疏鬆通常被稱為「沉默的疾病」,因為它在骨折發生之前往往沒有明顯症狀。
骨質疏鬆的常見症狀:
雖然骨質疏鬆本身通常沒有症狀,但當骨骼變得脆弱而發生骨折時,會引起明顯的症狀。以下是一些與骨質疏鬆相關的症狀和徵兆:
- 骨折:最常見的是椎體壓縮性骨折、髖部骨折和腕部骨折。這些骨折經常由輕微的跌倒甚至是打噴嚏或彎腰等輕微動作引起。
- 身高縮短:由於椎體骨折或變形,身高可能逐漸縮短。
- 駝背:由於脊椎骨折,患者可能會出現駝背,醫學上稱為「脊柱後凸」。
- 背痛:骨折或脊椎變形可能會導致慢性的背部疼痛。
骨質疏鬆的診斷方法:
骨質疏鬆的診斷主要依賴於臨床評估、影像學檢查及骨質密度測量。以下是常見的診斷方法:
- 骨密度測試(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
- DXA掃描是診斷骨質疏鬆的金標準,通常用來測量髖部和腰椎的骨密度。
- 測試結果用T值表示,T值越低,骨密度越低:
- 正常:T值高於-1
- 骨質減少(骨量減少):T值在-1至-2.5之間
- 骨質疏鬆:T值低於-2.5
- 此測試無痛且輻射量很低,非常適合高危險族群進行篩查。
- 定量超音波測試(Quantitative Ultrasound, QUS):
- 使用超音波來測量腳跟骨的骨密度,這是一種相對簡便且無輻射的方法。
- 雖然不如DXA準確,但可以用於初步篩查,特別是在資源有限的地區。
- X光檢查:
- 雖然X光無法直接診斷骨質疏鬆,但可以用來檢查是否存在椎體壓縮性骨折或其他骨骼變形。
- 當骨質疏鬆非常嚴重時,X光影像上會看到骨骼變得「透明」,密度降低的情況。
- 實驗室檢查:
- 為了確定是否存在導致骨質疏鬆的其他潛在原因,可能需要進行血液和尿液檢查。這些測試可以評估鈣、磷、維生素D、甲狀旁腺激素等水平,以確定骨質疏鬆是否與代謝異常有關。
- 甲狀腺功能測試、腎功能測試、以及性激素測量也是常見的評估手段,用於排除其他可能影響骨健康的因素。
- 骨轉換標誌物測試(Bone Turnover Markers):
- 這些標誌物可以測量骨形成和骨吸收的速率,幫助評估骨質疏鬆的動態變化以及治療的效果。
- **C端肽(CTX)和骨鹼性磷酸酶(BALP)**是常見的骨轉換標誌物,通常用於評估治療的反應。
骨質疏鬆的風險評估工具:
除了以上的診斷工具外,臨床上也會使用一些評估工具來估算患者未來骨折的風險:
- FRAX工具(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
- 由世界衛生組織開發,FRAX工具通過結合多個風險因素(如年齡、性別、BMI、家族骨折史、吸煙、飲酒、類固醇藥物使用等)來計算未來10年發生骨折的風險。
- FRAX工具有助於醫師在是否開始藥物治療上做出決策。
- QFracture工具:
- 這是一種英國開發的工具,類似於FRAX,用於估算特定年齡段的人群未來10年骨折的風險。
**骨質疏鬆的診斷過程通常涉及臨床風險評估和骨密度測試的綜合考量。
**對於有骨質疏鬆風險的患者,如年長女性、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者、家族有骨折病史者,建議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測,以便及早發現問題並採取預防或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