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手麻脖子痛|深入了解頸椎人工椎間盤
「醫生我肩頸酸痛、手麻,去復健拉脖子都沒效餒!」「醫生我頸椎開完刀脖子就不能彎了嗎?!」今年初來了一位50歲大哥,是國小老師,肩頸痠痛一陣子了,有時候睡到一半手會被麻醒,檢查出來頸椎第五六節椎間盤突出,嚴重壓迫神經,病人想先復健看看。半年過後又出現在門診,看起來精神差了不少,說他復健拉脖子拉的心好累,都沒效…想趁暑假趕快處理。其實當下有建議也可以使用健保融合支架,但大哥其實很擔心脖子不能彎,也不想開學後一直戴著頸圈,所以選擇頸椎人工椎間盤(活動支架),術後症狀改善很多,他說終於不用吃安眠藥睡覺了😂!🙋🏼頸椎人工椎間盤(活動支架)可以保留多少的角度呢?脖子能夠活動,以頸椎 #第四五六七節 的功勞最大,平均一節有15至20度 的活動度,所以如果剛好骨刺是在這幾節,才會建議使用人工椎間盤,保留活動度。🙋🏼如果用健保的融合支架有什麼缺點呢?其實不管使用什麼支架,呂醫師都會把骨刺及椎間盤清乾淨。但融合之後,頸圈得戴三個月左右,活動度較差,上下節段比較容易退化,有些病人脖子會比較容易痠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