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裡有沒有長輩,總是說他走路距離走不遠,走久了雙腳就開始麻痛、無力,需要休息一下才能繼續走呢?
這可能是有跛行的症狀呦!
一位70多歲的阿姨,有心血管狹窄、洗腎病史,需要常常跑醫院。
阿姨很怕麻煩家人,所以除了看病之外,其他時間都儘量自己來。這次是要走路去買飯的時候不小心跌倒撞到頭送來急診。一問之下才知道是因為阿姨走著走著雙腳就開始麻痛到不小心絆倒。
檢查起來發現腰椎第四五節有嚴重脊椎狹窄,此外還伴隨著脊椎不穩定,在進行完微創腰椎融合手術(MIS TLIF)後,隔天去看阿姨症狀就改善許多,下床走路也更輕鬆👍
🙋🏻♀️跛行有哪幾種呢?
分為兩種,分別是神經性跛行和血管性跛行。
🙋🏼♂️什麼是神經性跛行呢?
1. 脊椎神經周圍有血液供應,如果有嚴重的脊椎狹窄就會壓迫神經和周圍血管,當開始走路時就會增加神經的耗氧,一旦神經缺氧,就會產生症狀。
2. 症狀包含下肢麻痛、無力,因此患者走一段路就需要休息。
🙋🏻♀️什麼是血管性跛行呢?
1. 跛行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下肢周邊動脈阻塞造成的血管性跛行。
2. 因為下肢血流不夠,所以肌肉缺氧造成痙攣痛,症狀包含腳或小腿脈搏變弱、腳摸起來較冰冷、皮膚變白、跛行距離固定等等,詳細還是得到醫院好好評估才能確定呦💪